
呈上篇: 金山金包里老街。
離開金山老街後, 因為原本預計的朱銘美術館休館,
所以我們臨時起意決定去野柳...
我不記得我們坐幾號公車了,
還沒細查, 寫著行經野柳的公車就來了, 便匆匆上車了哈哈
但國光客運、基隆客運、淡水客運都有車, 班次還算是蠻密集的。
下車站是位於基金公路的"野柳站",
是個挺大的路口, 還得步行約 10 分鐘才會到野柳地質公園。
雖然偶有幾次會行經北海岸,
但我記得我上一次進到野柳、去看女王頭,
若不是國中的校外教學, 就是國小的畢業旅行吧...
這少說都有二十年, 霹靂遙遠的記憶啊!
若不是這回來到金山, 我真的不知何時才會想來野柳走走;
而曾經何時,
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, 野柳成了必訪的朝聖景點之一,
爆增的人潮也讓人少了點動力...
事實上那天也是,
前進野柳地質公園的路上,
經過面對漁港的保安宮, 幾個老人圍著閒聊,
野柳國小也好可愛, 還覺得這小漁村真靜謐舒服...
但一到入口, 人超多! 停車場上是一整排的遊覽車啊! (抖)
我也不記得小時候來的地質公園入口長得怎樣,
甚至不確定那時已經叫地質公園了嗎?
遠處那座野柳海洋世界, 牆外藍色的海洋生物壁畫, 倒是還有點印象。
不過現在這入口倒是做的還蠻漂亮,
現在成人票價是 80 元, 還不算貴啦。
我們進去後就順著動線走,
但其實也沒太仔細研究那些地質景觀誰是誰...
頂多有些比較紅的還認得出來,
像是必看的女王頭, 一堆人排隊等著拍照你不知道也難,
長得很像的俏皮公主、仙女鞋、燭台石,
其它就是走馬看花了,
倒是回來後看了官網才比較了解整個地形原來是這樣的哈哈。
以下引用官方網站的介紹:
野柳地質公園從入口到底可概分為三區:
第一區屬於蕈狀岩、薑石的主要集中區。
在這裡可看到蕈狀岩的發育過程, 同時也有豐富的薑石、解理、壺穴與溶蝕盤。
著名的燭台石與冰淇淋石也在此。
第二區的地景仍以蕈狀岩及薑石為主,
但數量比第一區少, 著名的女王頭、龍頭石與金剛石皆位於本區。
靠近海岸邊的地方還有象石、仙女鞋和花生石。
這三者都是岩層中形狀特殊的結核,
經過海水侵蝕後, 而突出於海邊的小地景。
因為真的不大...若沒仔細看, 其實不少心會錯過的呢!
女王頭附近現在搭了棧道,
底部還圍了石頭, 基本上是無法接近了,
也有專門的警衛在看護,
僅能在棧道上排隊拍照...
沒有人的話或許會想拍一下, 但那麼多人... 就還是算了 XD
第三區是野柳另一側的海蝕平台,
一側緊貼峭壁, 可以爬上去賞鳥, 還可通往野柳燈塔,
是地質公園內的重要生態保護區...
但我們看了一下看板上寫走完一圈要半小時以上,
時間不早, 大家也有點兒累了, 索性也就作罷哈哈哈
另一側底下則是急湧的海浪, 各式怪石散置期間...
較特殊的有二十四孝石、珠石、瑪伶鳥石,
但我們沒有走到那麼後面, 也就沒看到這些了。
我們走走拍拍, 眼見天色變暗, 也差不多該回去了,
於是我們就又慢慢走回公車站,
搭了國光客運回台北囉!
也還好搭公車回去的人不是太多, 我們還不致於要分批...
(因為要走高速公路, 有多少座位才上多少人~)
以上簡單和大家分享, 沒有太多文字還請見諒,
風景區嘛, 還是看照片就好... 哈哈
若還沒去過野柳的朋友是可以抽空去,
但前提是要忍受不時都很多人喔!